肠炎可以吃什么水果| 龙的幸运色是什么颜色| 软组织挫伤用什么药| 木槿花什么时候开花| 寿司的米饭是什么米| 摩罗丹主要治什么胃病| 午时右眼跳是什么预兆| 手背上有痣代表什么| 春回大地是什么生肖| 手淫过度有什么症状| 蜥蜴什么动物| 什么是附件炎| 必有近忧是什么意思| 通情达理是什么意思| 炭疽病是什么病| 低gi食物是什么意思| 梦到自己流鼻血是什么预兆| 肚脐右边疼是什么原因| 孩子咬指甲什么原因| 减肥餐吃什么| 脸上黑色的小点是什么| 吃什么减肚子上的赘肉最快| 埋伏牙是什么意思| 国历是什么意思| 8月1日是什么节| 篦子是什么东西| 冲鸡蛋水喝有什么好处| 湿疹吃什么药| 什么是集体户口| 做颈动脉彩超挂什么科| 参拜是什么意思| 生理需求是什么意思| 肱骨头小囊变什么意思| 过敏性荨麻疹吃什么药| 女人内火旺喝什么降火| 褪黑素什么时候吃| 体态是什么意思| nba季后赛什么时候开始| 病毒性肠胃炎吃什么药| nfl是什么意思| 烂脚丫用什么药| 公历年份是什么意思| aba是什么意思| 周朝之后是什么朝代| 正方形体积公式是什么| 裂帛是什么意思| 胃息肉吃什么好| 军绿色裤子配什么上衣| pha是什么意思| 烂舌头是什么原因| 什么样的人不适合吃人参| 空洞是什么意思| 白色和什么颜色搭配最好看| 3.1是什么星座| 甲状腺桥本是什么意思| 升白针叫什么名字| 菊花茶泡了为什么会变绿| 荨麻疹是什么| 爱出汗吃什么药好| 天庭饱满是什么意思| 大张伟的真名叫什么| 77年的蛇是什么命| 转氨酶高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震动棒是什么| 物质是什么| 脑供血不足会导致什么后果| 突如其来什么意思| 吃什么子宫肌瘤会消除| 心五行属什么| 大黄米是什么米| 条索灶是什么意思| 焦虑症是什么症状| 人体含量最多的元素是什么| 逻辑性是什么意思| 猝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滴水不漏什么意思| 阴阳脸是什么意思| 有机和无机是什么意思| 肠粉是什么做的| 彗星是什么| 俄罗斯信奉的是什么教| 尿频是什么原因| 左边肋骨下面是什么器官| 氧化亚铜什么颜色| 宫颈口大是什么原因| 新陈代谢是指什么| 鲱鱼在中国叫什么鱼| 月经期间适合吃什么水果| 人流后吃什么最补子宫| 指检是什么| 死了是什么感觉| 什么是蛇缠腰病| 乙肝245阳性是什么意思| 眉心跳动代表什么预兆| 侧着睡觉有什么坏处| 牙疼买什么药| 人乳头瘤病毒16型阳性是什么意思| 玫瑰糠疹吃什么药最有效| 玫瑰痤疮是什么原因| 什么叫阴吹| 时值是什么意思| 细菌感染吃什么药好| 上号是什么意思| 严重脱发是什么原因| 尿道炎症状吃什么药| 打嗝多是什么原因| 什么是血糖| 磨蹭是什么意思| 结婚唱什么歌送给新人| 嬴政为什么要杀吕不韦| 共襄盛举是什么意思| 老年人经常头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未时左眼跳是什么预兆| 乳头很痒是什么原因| 耍朋友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星座| 骨质硬化是什么意思| 屡试不爽是什么意思| 儿童矮小挂什么科| 湘字五行属什么的| 脾切除后有什么影响和后遗症| 二次报销需要什么条件| 建档需要做什么检查| 热泪盈眶的盈是什么意思| 属鼠和什么属相最配| 褪黑素有什么作用| 西安和咸阳什么关系| 3月15是什么星座| 小鬼是什么意思| 失落感是什么意思| 王林为什么叫王麻子| 今年85岁属什么生肖| 低血压有什么危害| 脑子里嗡嗡响是什么原因| 为什么发烧会觉得冷| 少一颗牙齿有什么影响| 不规则抗体筛查是什么意思| 做妇科检查前需要注意什么| 什么滔滔| 宝宝喝什么奶粉好| 直肠炎是什么症状| 朋字五行属什么| 鸡内金有什么作用| 什么是支原体感染| 佯装是什么意思| 山对什么| 爱什么分明| 乌鸡白凤丸什么时候吃| 辅警和协警有什么区别| 内在美是什么意思| 朝鲜钱币叫什么| 耳鼻喉科主要看什么病| 小ck属于什么档次| 补白蛋白吃什么食物最快最好| 须发早白吃什么中成药| 核心抗体阳性是什么意思| 紫癜是什么病 严重吗| zara中文叫什么| 梦见别人送钱给我是什么意思| 男人气虚吃什么补得快| 504是什么错误|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什么时候| 什么是动脉瘤| 8.8是什么星座| 晚上口苦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彼岸花是什么花| 一个永一个日念什么| 肾痛在什么位置痛| 盆腔炎挂什么科| 什么避孕套好用| 肠痉挛有什么症状| 供给侧改革什么意思| 甲减吃什么盐| 什么补肾最好| 补肾壮阳吃什么药效果好| 不典型增生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真菌| 输血前八项指什么| 神经递质是什么| 神经痛什么原因引起的| 中巴友谊为什么这么好| 胰腺检查挂什么科| 门第什么意思| 禾字五行属什么| 医生五行属什么| 一个月大的小狗吃什么| 为什么男生| 胆囊结石不宜吃什么| 唐僧念的紧箍咒是什么| 人为什么会长痔疮| 奴才模样是什么生肖| 手指发麻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什么树干| 蚕蛾吃什么| 刺梨根泡酒有什么功效| pioneer是什么牌子| dream car是什么意思| 细菌性阴道病用什么药| 煲蛇汤放什么材料好| 八卦分别代表什么| 刻舟求剑的意思是什么| 麦粒肿涂什么药膏| 皮肤瘙痒症用什么药| 南京大屠杀是什么时候| hbeag阳性是什么意思| 33朵玫瑰花代表什么意思| 为什么会长牙结石| 干什么| 规格什么意思| 柠檬是什么季节的水果| 喝老陈皮水有什么好处| 单子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体制内的工作| 经常放响屁是什么原因| 耳朵烫是什么预兆| 超声诊断科是做什么的| 大便潜血阳性意味着什么| cpc是什么| lauren是什么意思| 经常流鼻涕是什么原因| 钛合金是什么材料| 吃叶酸有什么副作用| 梦见放生鱼是什么意思| 永五行属什么| 05年属什么| 拔牙什么时候拔最好| 鸦片鱼是什么鱼| 医学检验是干什么的| 桂圆和红枣泡水喝有什么好处| 子宫内膜炎用什么药效果好| 词讼是什么意思| hushpuppies是什么牌子| 甚嚣尘上什么意思| 什么叫翡翠| 2.1是什么星座| 4月8号是什么星座| 记忆是什么意思| 出库是什么意思| 双侧胸膜增厚是什么意思| 幽门螺杆菌阳性吃什么药| 总师是什么级别| 出气不顺畅是什么原因| 欧莱雅适合什么年龄| medicine什么意思| 今年七夕节是什么时候| 梦到鞋子是什么意思| 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色纸是什么| 97年的属什么| 甲亢什么东西不能吃| 白皮鸡蛋是什么鸡下的| 右眼一直跳是因为什么原因| 为什么家里会有隐翅虫| 摄入是什么意思| 恶露是什么颜色的| 嘴唇发紫是什么原因| 肉桂和桂皮有什么区别| 5月29日什么星座| 头晕头疼是什么原因| 三月二十二是什么星座| 为什么大便不成形| 吓着了有什么症状| 伊维菌素是什么药| 知己什么意思| 百度
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鲁佩

中国银河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130521060001,曾就职于华创证券。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学硕士,证券从业 7年,2021年加入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2016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第五名,IAMAC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最受欢迎卖方分析师第三名,2017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第六名,首届中国证券分析师金翼奖机械设备行业第一名,2019年 WIND 金牌分析师第五名,2020年中证报最佳分析师第五名,金牛奖客观量化最佳行业分析团队成员。...>>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53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创世纪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5-08-03 6.26 -- -- 7.09 13.26%
7.09 13.26%
详细
国产数控机床领军者,业务整合实现蝶变。公司前身深圳创世纪深耕数控机床领域,2011年推出第一代钻铣攻牙加工中心。2015年上市公司劲胜智能为进行产业链上下游整合,收购创世纪100%股权。2018-2020年上市公司针对市场变化实施了业务整合,剥离了亏损的精密结构件业务,确立重点发展高端智能装备业务的战略,并更名为创世纪。公司定位中高端数控机床,已逐步成为国内机床产业中技术宽度最广、产品宽度最全的企业之一,3C钻攻机领跑行业,通用机床持续拓展。近年来公司持续深化事业部改革,推进降本增效举措,经营质量得到显著改善。24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6亿元,同比-24.27%;实现归母净利润0.59亿元,同比-51.46%。2023年下半年起消费电子周期复苏,叠加宏观经济的持续改善,2024年公司有望迎来业绩拐点。 3C钻攻机:消费电子底部复苏,钻攻机龙头受益存量更新+增量需求。2023年9月以来,华为Mate60系列、苹果iPhone15系列、小米14系列等新机型集中发布,卫星通话等新技术加速运用到智能手机中,技术迭代频繁,驱动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速回升。2023Q4全球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速转正,24Q1全球手机出货量2.89亿部,同比增长7.80%。同时,AI技术快速渗透智能手机及PC,商业化产品相继落地,新一轮创新周期有望驱动换机潮。3C是公司传统优势领域,2012-2014年公司与比亚迪电子、长盈精密、富士康、领益智造等国内主要代工厂商建立了合作;2020年开始成为高端消费电子产业链上游供应商。截至2023年底,公司钻攻机全球累计销售超过9万台,基本已实现3C领域核心客户覆盖,市场占有率领跑行业。此外,手机钛材化趋势下,加工时长和加工难度大幅提升,有望催生钻攻机市场增量需求。公司是3C钻攻机龙头,存量设备更新+增量市场需求有望带动公司业绩释放。 通用机床:国产机床市场广阔,通用产品注入增长动能。机床行业是一个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当前大周期(更新周期)向上,小周期(库存周期)逐步见底回升。中央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相关配套政策陆续落地,有望拉动机床需求释放。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机床生产和消费国,但行业整体大而不强,进出口价格差距明显。目前中高端机床及核心零部件仍依赖进口,政策引领下自主可控大势所趋。公司自2017年起加快在通用机床领域的多元化布局,产品矩阵不断完善。凭借较强的产品竞争力和性价比,实现通用领域市占率的快速提升,2023年核心产品立式加工中心累计销售40000台。公司聚焦中高端数控机床持续发力,在高端五轴和核心零部件取得快速突破,进一步提升品牌价值。同时,公司积极推进全球化布局,海外市场增长明显,有望打开成长空间。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3C钻攻机将受益消费电子周期向上带动的下游需求复苏,中高端通用机床产品持续拓展,国产机床进口替代+出海加速将为公司打开成长空间。预计公司2024-2026年将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4.94亿元、6.21亿元、7.63亿元,对应EPS为0.29、0.37、0.45元,对应PE为21倍、17倍、14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新产品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核心技术迭代迅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等。
中国通号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2025-08-03 5.51 -- -- 6.06 9.98%
6.50 17.97%
详细
投资事件: 公司披露 2024年一季报。 2024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5.09亿元,同比下降 13.10%;实现归母净利润 6.04亿元,同比下降 10.84%;实现扣非净利润 5.94亿元,同比下降 10.29%。 一季度业绩继续承压。 分业务来看,一季度铁路业务营收 35.58亿,同比下滑 9.68%; 城轨业务营收 16.15亿,同比下滑 7.23%; 海外业务 1.79亿,同比下滑 34.89%; 工程总承包业务营收 11.44亿,同比下滑 24.62%。轨交控制业务(铁路+城轨+海外)合计营收 53.52亿元,同比下滑 10%,略低于预期。 收入结构持续优化,盈利能力再提升。 24Q1公司综合毛利率 27.41%,同比+4.61pct, 主要得益于低毛利的工程业务的收缩 。 Q1公司净利率 10.95%,同比+0.58pct,环比+2.35pct。公司四项费用率均有所提升, 主要是营收下降费用较为固定所致, 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66%/7.46%/5.75%/-0.37%, 同比分别+0.39pct/+1.29pct/+1.67pct/+0.38pct。 从新签订单来看,预计公司未来两年业绩将维持平稳。 公司工程业务战略收缩且盈利能力低, 对公司业绩贡献较小。公司轨交控制系统业务订单周期较长,通常在 2-3年。公司 2021-2023年轨交控制系统新签订单额分别为 392.58亿元、 391.76亿元 、 420.32亿元,同比增长-4%、 0%、 7%。从订单推算来看,公司未来两年业绩预计维持平稳。 2024年 Q1公司新签订单 113.61亿元 ,同比下滑 17.07%,其中轨交控制系统业务合计新签订单 68.35亿,同比下滑18.29%,主要系 24年 Q1城轨订单较少所致。 分板块来看, 铁路领域新签订单 39.85亿, 同比+10.13%; 城轨领域新签订单 15.24亿, 同比-55.41%; 海外新签订单 13.26亿, 同比-0.24%。 更新改造需求有望为公司业务带来新的弹性。 轨交控制系统新造业务与里程数相关,预计未来铁路市场平稳,城轨市场趋势下降, 但更新改造业务(10-15年进入更新改造期)逐步释放, 有望带来新的弹性。 预计未来 5年将有过万公里高铁控制系统进入更新改造周期,按照每公里 450万造价计算,合计超过 450亿市场将释放。城轨市场方面,超过 10年里程数为 2539公里,按照每公里 1400万造价计算,合计超过 340亿市场空间。 涉足低空经济空管领域,有望打造新的增长极。 中国通号作为智能运控领域的国家队,在低空空域管理方面具备技术延伸基础。 目前公司成已成立通号低空经济(合肥)科技有限公司,与合肥市在科技 、资本 、平台、标准等关键要素开启全方位合作,并与苏州轨道集团签署了“轨道+低空”战略合作协议。 低空经济作为公司未来业务拓展的新方向之一,有望成为新的增长极。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将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35.30亿元、 38.17亿元、 43.56亿元,对应 EPS 为 0.33、 0.36、 0.41元,对应 PE 为17倍、 15倍、 14倍, 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 ,新产品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核心技术迭代迅速的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等。
时代电气 机械行业 2025-08-03 50.55 -- -- 52.85 4.55%
56.55 11.87%
详细
投资事件: 公司披露 2024 年一季报。 2024Q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9.25 亿元,同比增长 27.20%;实现归母净利润 5.68 亿元,同比增长 30.44%;实现扣非净利润 4.61 亿元,同比增长 44.85%。 业绩增长稳健, 轨交业务高增。 分板块来看,公司轨道交通业务收入 21.20亿元,同比增长 43.74%,各细分业务均实现较快增长,其中轨交电气装备/轨道 工 程 机 械 / 通 信 信 号 系 统 收 入 16.17/2.95/1.43 亿 元 , 同 比 增 长28.95%/468.37%/42.00%。新兴装备业务收入 17.69 亿元,同比增长 13.18%,其 中 功 率 半 导 体 器 件 / 新 能 源 汽 车 电 驱 系 统 / 工 业 变 流 / 海 工 装 备 收 入8.34/3.75/2.98/2.02 亿元,同比增长 22.44%/10.82%/18.35%/15.39%,传感器件收入 0.60 亿元,同比下降 48.62%。公司合同负债规模稳中有升, 24Q1 较 2023年末增加 1.25 亿元至 8.66 亿元。 净利率环比改善, 期间费用率整体稳定。 24Q1 公司毛利率为 34.06%,同比/环比+1.64pct/-2.45pct,主要由于产品结构变动所致;净利率为 14.71%,同比/环比+0.21pct/+1.09pct。费用端基本持平, 24Q1 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为6.41%/4.46%/-1.25%,同比+0.66pct/-0.49pct/+0.32pct;研发费用率为 11.65%,同比-0.38pct。 轨交装备业务受益行业复苏及大规模设备更新。 铁路客流复苏超预期,今年一季度全国铁路发送旅客 10.14 亿人次,日均发送旅客 1114.7 万人次,同比增长 28.5%。其中春运累计旅客发送量较 2019 年同期增长 18.8%;清明小长假期间累计旅客发送量比 2019 年同期增长 19.6%。同时,铁路车辆庞大存量存在更新维保需求, 24 年高级修首次招标 323 列,超过 23 年全年,其中三级修 28 列,四级修 93 列,五级修 202 列。后续高铁动车组新造及维修需求将共振向上。今年 2 月中央财经委提出大规模设备更新和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将加速老旧内燃机车改造,拉动机车货车需求。公司是国内轨交牵引系统龙头,产品覆盖机车、动车、城轨等多种车型,市占率保持前列,轨交行业景气复苏背景下,公司全年轨交装备业务有望释放业绩弹性 。 产能扩张进展顺利,新兴装备业务持续发力。 23 年公司新兴装备业务毛利率回升至 28.19%,收入占比 40.06%, 24Q1 新兴装备业务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至 45.07%。公司 IGBT 模块市占率领先,半导体三期项目迅速推进,宜兴产线已完成主体工程封顶。随着公司产能逐步投放,以及产能利用率和良率的持续提升,新兴装备业务将保持高成长性。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4-2026 年将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38.29亿元、 44.11 亿元、 49.00 亿元,对应 EPS 为 2.71、 3.12、 3.47 元,对应 PE 为18 倍、 16 倍、 14 倍, 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固定资产投资不及预期的风险,新产品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等
金卡智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5-08-03 13.02 -- -- 14.38 10.45%
14.38 10.45%
详细
国内智能燃气表龙头,水务、能源计量多元化发展。 金卡智能 1997年成立于浙江温州乐清,专注提供燃气、水务、能源计量等整体解决方案。 2007年起从事智能燃气表的研发、生产、销售, 2020年通过与浙江天信仪表科技有限公司资本重组,拓展智慧水务城市业务。公司 NB-IoT 智能燃气表部署超1,500万台,数字水务在北上广等重要市场取得突破性进展,与苏伊士、格兰富等跨国企业开展在智慧水务、智慧泵房等领域的战略性合作,未来随着数字水务营业收入的不断增长,规模效应显现,客户关系逐步稳定后,净利率预计将进一步提升。前十大股东合计占总股本比例 53.3%,股权相对分散。 智能燃气表:国内市场规模破百亿,增量提振+存量更新双管齐下。 随着智能燃气表的产品迭代,更多燃气企业的运营痛点得到解决,技术和资质壁垒也有所提升。过去十年,智能燃气表的渗透率提升了约 40%。 2022年国内智能燃气表市场规模约 106亿,考虑未来产品结构上单价较高的物联网燃气表份额抬升,预计 2026年市场规模将突破 200亿, CAGR=17.9%。 2022年全球智能燃气表市场规模约 86亿美元,预计 2026年将达 109亿美元,CAGR=6.1%。 城镇化向纵深发展将增加国内天然气用户数,提振燃气表的增量需求。安全事件频发下政策加速存量更新,燃气表平均每年置换约 3,800万只,目前燃气表销售中的更新需求与增量需求大致为六四开。国内燃气表行业总体已进入成熟期中段,收购兼并不断,生产企业超 1,000家,多集中于东部沿海及川渝地区,竞争格局相对集中, CR5约 46.5%。其中工业大表的主要壁垒在于品牌,近年来鲜有新进入者,而家用小表的产品价格一方面受技术迭代影响,另一方面不同地域的资费情况也存在较大差异。 智能水表:渗透率抬升空间广阔,供水管网漏损率压降势在必行。 智能水表虽已发展多年,但前期饱受技术稳定性的困扰,无法实现大规模量产,渗透率 长 期 处 于 智 能 燃 气 表 一 半 的 水 平 。 2022年 国 内 智 能 水 表 的 渗 透 率 约 为55.7%,与智能燃气表的 88.4%依然有着不小差距,考虑到智能水表与智能燃气表同属公用事业终端产品,水表基本实现一户一表,而燃气表南北方地域分布不一,且水表连带的二次供水与计量系统较燃气表而言更为复杂,因此智能水表的渗透率抬升空间更大。 2022年国内智能水表市场规模约 151亿,考虑未来全电子式水表的份额抬升与多参数水表的逐步商用,预计 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 400亿, CAGR=21.5%。 2022年全球智能水表市场规模约 77亿美元,预计 2027年将达 145亿美元, CAGR=13.4%。 15mm-25mm 及以下的小口径水表使用期限一般不超过 6年, 25mm-50mm 的大口径水表使用期限一般不超过4年,更新频率显著高于智能燃气表的 10年,按国内目前的水表保有量计算,平均每年置换约 8,400万只。国内的水表行业总体处于成长期中后段,生产企业约 700家,多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智能水表竞争格局相对分散, CR5约20.3%,不足智能燃气表的一半。 质量流量计:国产替代迫在眉睫,氢能计量星辰大海。 流量计被称为“自动化之眼”, 2022年流量计的使用中基础化工和石油石化的份额分别为 35.9%和 29.4%,是其最大下游, 2022年国内流量计市场规模约 101.7亿/+9.4%,未来随着下游基础化工沿新材料与精细化方向发展、石油石化大型一体化项目相继投产与升级改造不断,预计国内流量计行业将保持稳定增长, 2025年市场规模接近 120亿,其中质量流量计占比约 30%,且近年来的 CAGR 约为其他品类的 2倍。氢能因其来源丰富、用途广泛、高热值、低污染、跨网络协同等特性,一直被视为化石能源重要的终极替代方案。 2022年国内氢气产量约4,004万吨/+19.8%, 2023年预计突破 4,500万吨,到 2030/2050年氢能在我国终端能源中占比将达 5%/10%,氢气年需求量将突破 3,500/6,000万吨。氢能产业链大致可分为“制-储-运-加-用”五大环节,计量均不可或缺,我国的氢能产业,尤其是氢燃料电池汽车等领域,紧跟欧美发达国家步伐,但氢气质量高精度计量检测装备与氢气泄漏高灵敏度计量测试仪器仍然缺位。国内至今已陆续出台近百项氢能产业相关技术标准,但标准多集中在产业链末端,氢能产业链链条较长、技术精细,实际工况下存在不同企业使用不同标准的现象,导致研发与制造的浪费,制约了产品推广与技术创新,当下国内的氢能计量仪器主要依赖进口,鲜有专业从事氢能计量的上市公司。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金卡智能 2024-2026年营业收入 39.3/49.3/62亿,归母净利润 5.3/7/9亿,对应 PE 估值 10.5x/7.93x/6.16x,首次覆盖,给予金卡智能“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的风险;国内外政策存在不确定性的风险 ; 智能燃气表存量更新节奏不及预期的风险 ;智能水表渗透率抬升缓慢与价格战提前到来的风险;质量流量计技术迭代的风险。
中国通号 公路港口航运行业 2025-08-03 5.48 -- -- 6.28 14.60%
6.28 14.60%
详细
投资事件: 公司披露 2023年年报。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70.87亿元,同比下降 7.79%;实现归母净利润 34.77亿元,同比下降 4.30%;实现扣非净利润 32.66亿元,同比下降 4.41%。 业绩承压, 在手订单充足,海外市场进展顺利。 2023年在宏观经济弱复苏背景下,公司业绩有所下滑。全年新签订单金额 731.21亿元,同比增加 0.15%。 其中,铁路领域 251.12亿元 ,同比增长 5.01%;城轨领域 131.80亿元,同比增长 3.91%;海外领域 37.40亿元,同比增长 45.18%;工程总承包及其他领域 310.89亿元,同比下降 8.11%。 截至 2023年末,公司在手订单 1688.31亿元,同比增长 14.53%,有力支撑未来业绩释放 。海外市场方面,公司具备设计研发、设备制造及工程服务的“三位一体”全产业链优势 , 持续加强属地化经营,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顺利完成马拉维班古拉-恩卡亚改造项目签约仪式,相继承揽马来西亚、法国等地订单 ,稳固逐年增长的良好态势。 收入结构优化,盈利水平提升。分板块来看,2023年公司设计集成收入 117.24亿元,同比增长 20.16%,收入占比提升 7.35pct 至 31.61%;设备制造收入 61.13亿元,同比增长 9.64%,收入占比提升 2.62pct 至 16.48%;系统交付服务收入114.25亿元,同比下降 18.83%;工程总承包收入 76.74亿元,同比下降 28.48%。 公 司 营 收 结 构 得 以 优 化 , 毛 利 率 较 高 的 设 计 集 成 (39.68%) 和 设 备 制 造(35.63%)板块占比提升,带动综合毛利率提高 2.10pct 至 25.76%。公司费用率控制较为良好 ,全年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为 2.41%/6.30%/-0.81%,同比分别+0.39pct/+0.60pct/-0.22pct。 2023年公司净利率进一步回升至 9.40%,同比增长 0.36pct。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有望受益设备更新及智能化升级。 公司重视技术创新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 18.62亿元 ,研发费用率达到 5.02%。 公司在国内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系统占据 40%左右市场份额;高铁弱电系统集成领域,公司相继承揽雄忻 、西成、渝黔 、襄荆 、西十等 11个项目,市场占有率超 60%,进一步扩大了市场领先优势;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集成领域,下属卡斯柯、城交公司稳居控制系统行业前列 。 2023年中国通号在已开标的33个城轨信号控制系统项目中,中标 12个 ,市场占有率约 37%,继续蝉联榜首。“十四五”时期我国预计新增铁路营业里程约 2.37万公里,铁路市场总投资额预计达到 3.5万亿元 ;预计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 3000公里,均与“十三五”时期基本持平。按 15年更新周期计算 , 高铁控制系统更新周期或开启, 带动新增订单增长。叠加城轨智能化趋势下信号系统升级需求,公司作为信号系统龙头厂商有望充分受益。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将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35.30亿元、 37.98亿元、 43.36亿元,对应 EPS 为 0.33、 0.36、 0.41元,对应 PE 为16倍、 15倍、 13倍,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 ,新产品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核心技术迭代迅速的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等。
博实股份 能源行业 2025-08-03 12.09 -- -- 15.57 28.78%
19.61 62.20%
详细
事件:博实股份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9亿元-5.8亿元,同比增长10%-30%。 核心观点:业绩预告2200323为年全年增长中枢为20%,高于前三季度增速,显示四季度环比改善,基本符合预期。2023年由于交付确认节奏放缓、费用增加以及参股公司亏损影响投资收益等因素,公司Q3业绩低于预期。展望全年,预计四季度交付量显著高于三季度,假设四季度确认收入在前三季度平均水平,即6.6亿,则全年收入增速为23%。预计公司本部业务毛利率及费用率相对稳定,归母净利水平仍受参股公司对投资收益的影响。 424年亮点多,期待人形机器人及智慧工厂新业务进展人形机器人:战略合作联手哈工大,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开拓未来增长。当前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公司是国内较早进行工业机器人工程应用的企业之一,在智能制造装备、高温特种作业机器人领域形成了稳固的竞争力,在机器人+领域形成了较好的产业基础。公司将人形机器人作为未来重要的战略研发方向之一。2023年8月,公司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设立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原理样机产业化研发项目,并在未来共同推进相关技术成果和产品的产业化,预计人形机器人原型样机于2024年一季度发布。哈工大多个重点实验室和研究所在机器人领域深耕多年,取得了一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为人形机器人的研发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技术基础。人形机器人行业处于产业化关键阶段,我们认为,公司此次与哈工大的合作有望成为国产人形机器人的重要力量,也为公司长期成长打开空间。 智慧工厂:博实股份积极推动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的落地实施,满足客户在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对智能制造装备、特种环境作业机器人及工业服务的需求,前后中标了内蒙古君正(2025-08-03,合同金额2.91亿)、宁夏英力特(2025-08-03,合同金额6963万)两个智能车间项目,合计3.61亿元,预计于2024年交付。这两个项目的交付是矿热炉领域智慧工厂首例,有望向其他电石、硅锰硅铁工业硅领域复制。公司埃克森美孚智慧园区+海南炼化智能库房+沙比克智能调度项目也均为行业首例,在新型工业化推进形势下也有望批量复制。 盈利预测:结合业绩预告、公司在手订单及交付节奏推算,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营业收入27.83亿元、36.37亿元、47.63亿元,同比增长29.22%、30.69%、30.96%,实现归母净利润5.29亿元、7.02亿元、9.20亿元,同比增长18.82%、32.77%、30.98%,对应EPS为0.52、0.69、0.90元,对应PE为23倍、17倍、13倍,维持推荐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人形机器人项目进展缓慢的风险;公司新增订单不及预期的风险;公司由于开拓智慧工厂等新业务投入上升而使得盈利能力降低的风险。
晶盛机电 机械行业 2025-08-03 43.80 -- -- 47.71 8.93%
47.71 8.93%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 Q1-3公司累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35.14亿元,同比增长 74.94%。扣非归母净利润 3.30亿元,同比增长 72.87%。 核心观点: 营收稳步增长,利润持续高位: Q3单季度营业收入 50.55亿元,同比增长63.47%, 归母净利润 13.08亿元,同比增长 63.14%。扣非归母净利润 1.23亿元,同比增长 53.73%。销售毛利率 40.94%(提升 0.73pct),销售净利率 31.72%,(提升 4.01pct) 。 综合三个季度来看,毛利率与净利率也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从年初到报告期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 134.62亿元,同比增长 80.39%。 销售毛利率 42.01%(提升 1.92pct) ,销售净利率 30.77%, (提升 2.66pct) 。 光伏设备持续升级, 技术规模双领先: 公司为光伏单晶炉龙头,并持续升级设备,巩固竞争力。 2023年 5月,公司发布第五代单晶炉,设备配置超导磁场, 可生长超低氧高品质晶体。顺应 N 型电池时代降本增效需求,目前公司已经可以做到 13%的成本降低,单产量达到 180多公斤。目前,公司第五代单晶炉已签订约 3500台订单,预计 23年配置近 300台超导磁场。在硅片环节,公司产品还包括晶体加工设备、晶片加工设备和晶片分选检测设备等。 2023年5月,公司发布分选装盒一体机,助力硅片工厂智能化。同时,公司基于产业链持续拓宽设备种类,布局电池管式设备与组件叠瓦设备,强化竞争力。我们预计光伏设备仍将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占营收六成左右。 半导体设备:目前公司已基本实现 8-12英寸大硅片设备的全覆盖并批量销售,6英寸碳化硅外延设备实现批量销售且订单量快速增长,成功研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 8英寸单片式碳化硅外延生长设备,实现了成熟稳定的 8英寸碳化硅外延工艺。同时,公司基于产业链延伸,开发出应用于 8-12英寸晶圆及封装端的减薄设备、外延设备、 LPCVD、 ALD 设备等。 截至 2023年 9月 30日,公司未完成半导体设备合同 33.03亿元(含增值税) 。 专注新材料业务赛道: 金刚线领域,公司 4月于银川投建 1000万千米产能,将大幅增加公司金刚线产能。碳化硅方面,公司 7月 25日于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已掌握 8英寸碳化硅衬底工艺和技术。 蓝宝石材料方面,公司已生长出700kg 级蓝宝石晶体。材料业务多点发力,有望成为公司继光伏设备之后的强劲增长点。公司整体围绕碳化硅和蓝宝石材料做核心布局、 技术创新, 坚持平台化的方向。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9.35亿元、64.60亿元、 78.62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14.68倍、 11.21倍、 9.21倍,当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光伏行业扩产不及预期风险;半导体行业客户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研发不及预期风险。
捷佳伟创 机械行业 2025-08-03 68.43 -- -- 80.65 17.86%
80.65 17.86%
详细
公司发布 2023 年第三季度报告,第三季度实现营收 23.22 亿元,同比增长47.23%, 归母净利润 4.71 亿元,同比增长 50.51%。扣非归母净利润 4.42 亿元,同比增长 49.88%。核心观点: 业绩表现突出, 毛利率同比+4.99pct,订单量持续提升, 存货、合同负债分别增长 156%和 182%。 随着 TOPCon 和海外订单占比增加,公司毛利率持续增长, 单三季度达到 30.43%( 同比+4.99pct) 。 截止到 2023 年第三季度末,公司存货和合同负债分别达 181.1 亿元和 164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56%和182%,主要是由于公司订单持续增加,预收款、发出商品和生产所需零部件等 增 加 。 前 三 季 度 公 司 经 营 活 动 产 生 现 金 流 净 额 32.33 亿 元 , 同 比 增 长282.86%,主要由于销售规模增加,资金压力减小。 TOPCon 设备:受益于 TOPCon 扩产,行业龙头地位稳固。 作为行业龙头,公司具备 TOPCon 整线交付能力,核心设备 PE-Poly、硼扩散及 MAD 等设备已成功交付客户量产运行。其中 PE-poly 装备创效率、良率爬坡速度纪录,大恒能源 PE 产线实现了电池平均量产转换效率 25.4%以上,电池入库良率突破97%。 预计 2023 年 TOPCon 扩产将达 500GW 左右。随着 TOPCon 电池的快速扩产,公司 TOPCon 设备整体市占率达 50%,有望充分受益于扩产浪潮。 钙钛矿设备:公司设备陆续出货,生产交付能力持续提升。 公司公众号 10月 16 日发文称, 公司顺利出货包括 RPD 和 PVD 设备的大面积钙钛矿薄膜立式量产设备,此前公司 RPD 设备已在该客户的钙钛矿研发线上投入使用,助力客户在钙钛矿组件上实现超过 19%的第三方认证转换效率; 9 月 24 日发文称, 公司五合一团簇式钙钛矿叠层真空镀膜装备成功下线,获客户 FAT 验收通过后顺利出货。 10 月 7 日上午,捷佳伟创钙钛矿设备产业化项目举行奠基仪式, 将进一步扩大公司钙钛矿及钙钛矿叠层电池核心装备生产能力,持续巩固公司产品和技术优势,加快产品升级迭代。 此前,公司钙钛矿设备销售持续放量,具备钙钛矿及钙钛矿叠层 MW 级量产型整线装备的研发和供应能力,已向十多家企业及研究机构提供钙钛矿装备及服务,未来有望成为业绩增长点。 HJT 设备: 600MW 整线订单顺利发货,单机设备持续中标。 公司公众号 10月 23 日发文称, 600MW HJT 整线设备采用 Turn-key 方式顺利发货到全球知名光伏企业,采用了公司全新的板式 PECVD 双面高速 RF 微晶工艺,电池平均效率达 25.1%以上( 12BB),整线良率为 98%,均为行业先进水平。 此前,公司取得了制绒/板式 PECV/Cat-CVD/PAR/PVD/印刷等十余项单机设备中标通知书及重复订单,标志着公司 HJT 设备获得市场认可。 2022 年 11 月,捷佳伟创 HJT 中试线量产平均转换效率已持续稳定达到 25%以上,随着 RPD 技术持续优化,有望进一步实现降本增效。 半导体设备:湿法刻蚀清洗设备获批量订单,积极研发高端工艺装备。 2023年9 月 10 日公司公众号发文称, 国内首台完全自主研发的电子级硅芯清洗设备下线, 清洗后总表金属≤0.2ppbm, 2024 第一季度还将推出 0.1ppbw 以下的产品。 2023 公司全资子公司创微微电子自主开发了 6 吋、 8 吋、 12 吋湿法刻蚀清洗设备,涵盖多种前道湿法工艺,订单和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客户包含LED、集成电路等领域的知名企业,竞争力逐步提升 。同时公司也在开展第三代半导体退火炉、氧化炉等高端工艺装备的研发,实现向半导体装备领域的战略拓展。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公司将受益光伏电池技术革新进程化进程,预计 2023-2025 年 可 分 别 实 现 归 母 净 利 润 17.76/27.49/37.91 亿 元 , 对 应 EPS 为5.10/7.90/10.89 元,对应 PE 为 14/9/6 倍。维持推荐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光伏政策变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应收账款坏账风险。下游电池厂新建产能进度不及预期,电池技术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科新机电 电力设备行业 2025-08-03 12.50 -- -- 14.14 13.12%
14.17 13.36%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3 年第三季度报告,第三季度实现营收 3.97 亿元,同比增长37.67%。扣非归母净利润 0.45 亿元,同比增长 48.65%。 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11.68 亿,同比增加 44.67%,扣非归母净利润 1.34 亿,同比增长57.79%。核心观点: 在手订单充足保障业绩增长, 毛利略有下降主要系部分高端原材料增加,后随规模效应有望逐步修复。 截至三季度末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负 7329万,年初为 7018 万,主要受到公司新签订单增加影响,公司上游主要为钢材企业付款周期短,下游为化工企业付款周期长,导致了经营现金流有正转负,后 期 随 着 产 品 发 货、 利 润 增加 , 预 计 经 营 性 现金 流 将 得到 修 复 。 毛 利 率 为22.93%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主要是公司在提升产品附加值过程中,原材料价格上升所致,虽然毛利率有所下降但纯利润增加,后续随着高附加值产品销量增加,预计毛利率将会逐步恢复。 截止 23 年 6 月末,在手订单 21 亿元,其中新能源类占比约 30%以上,天然气化工约 30%以上,石油炼化占比 20%以上,订单充足。 国内外利好叠加,石油炼化与天然气装备收入得到提升。 国内方面, 公司石油撬装装置今年以来累计中标超过 1 亿, 近期公司中标川西海相高含硫气田橇装核心设备,为中石化高含硫天然气的开采处理,持续提供有力保障。 我们预计该领域支撑后期公司业绩发展。 国际方面,随着疫情结束以及“一带一路”经济带的发展,公司与“ 一带一路” 沿线客户以及俄语片区客户合作进一步加深,上半年出口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增加超 90%,后期预计随着“一带一路”的进一步发展,海外市场对公司业绩增长的贡献将增加。 核电装机量逐年增加,新燃料运输容器市场前景广阔。 虽然受中广核对新燃料运输容器进行技术改造的影响,使得公司今年新燃料运输容器产量相较去年略有下降,但是核电装机量及发电量逐年增加, 所带动得新燃料需求增加的趋势不变, 2022 年国务院核准核电装机 10 台,是 2008 年以来最多的年份,截至 2023 年 9 月底, 国务院核准 6 台机组装机,全年预计核准数量将达到8~10 台, “十四五”期间预计我国核电运行装机容量将达到 7000 万千瓦, 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公司 ANT- 12A 型新燃料运输容器批量化生产完全进入常态化,且已经与国内龙头企业取得合作,公司未来新燃料运输容器国产替代的市场前景广阔。 乏燃料后处理长坡厚雪,看好乏燃料运输容器未来市场空间。 随着新一期乏燃料后处理工业示范场开始招投标, 预计未来几年我国乏燃料后处理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乏燃料运输需求会随之增加。公司参与国家乏燃料运输容器设计制造法规和标准相关规范工作,同时自己的乏燃料运输容器也在研制当中,日后有望成为公司业绩增长新的动能。 切入氢能赛道,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 公司 2022 年底为切入氢能赛道募投2023 年上半年募投资金到位。根据《 2022 氢能产业研究报告》预计我国 2030年氢气的年需求量将提高到 3715 万吨,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约 5%,到2060 年,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增至约 1.3 亿吨,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约20%。 2020 年至 2025 年间,中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 1 万亿元, 2026 年至 2035年产值有望达到 5 万亿元,市场空间巨大。公司计划在制氢、储氢、加氢赛道,未来随着氢能价值的释放,公司将迎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募投项目扩建产能将逐步达产,为后续业绩增长提供支撑。 公司 2022 年募投 5.8 亿元用于高端过程装备智能制造等项目,解决产能瓶颈问题。根据公司公告,预计扩建产能第一期厂房主体于本年四季度完成。随着新产能的逐步达产,为公司未来 3-4 年的长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1.82 亿、 2.55亿、 3.22 亿,对应 EPS 为 0.67、 0.93、 1.18 元,对应 PE 为 19 倍、 13 倍、 11倍, 当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宏观经济变动带来的风险;原材料价格发生变动带来的风险; 流动资金紧张的风险
纽威数控 机械行业 2025-08-03 20.00 -- -- 21.96 9.80%
21.96 9.80%
详细
投资事件: 公司披露 2023年三季报。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39亿元,同比增长 29.08%;实现归母净利润 2.36亿元,同比增长 24.41%; 实现扣非净利润 2.10亿元,同比增长 25.64%。 行业需求景气较低背景下,公司业绩仍实现稳健增长。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呈弱复苏态势,机床行业需求较为疲软,公司一方面把握航天航空、光伏、半导体等下游需求景气度较高的细分行业 ,不断推进产品高端化发展 ;另一方面继续加强海内外市场拓展,产品已销往 40多个海外国家和地区,从而实现业绩的较快增长和逐季提升。 Q3单季度公司收入 6.31亿元,同比/环比增长 25.67%/8.84%;净利润 0.84亿元,同比/环比增长 14.60%/4.18%。 期间费用率控制良好, Q3单季度毛利率有所改善。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净利率为 26.48%/13.57%,同比-1.12pct/-0.51pct。 Q3单季度公司毛 利 率 /净 利 率 为 27.20%/13.27%, 同 比 +0.53pct/-1.28pct, 环 比 +1.20pct/-0.59pct。 前三季度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6.87%/1.56%/0.16%,同比-0.31pct/-0.23pct/+0.25pct。 制造业景气回升,看好通用设备底部复苏,公司有望充分受益。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9月 PMI 指数 50.2%,今年 4月以来首次回到荣枯线之上; 9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4.5%,环比持平。 9月金属切削机床产量 5.44万台,同比增长 12.50%,自 2021年 8月以来首次实现双位数增长 ; 1-9月累计产量45.26万台,同比增长 1.60%,自 2022年 3月以来增速首次回正。 目前中国机床行业处于大 、小周期底部回升的交织阶段 。 随着政策不断向高端制造倾斜,工业母机利好政策频出 ,产业链各环节企业有望充分受益。随着宏观经济指标边际改善 ,以通用机床和刀具为代表的顺周期通用设备板块有望启动,支撑公司业绩保持稳定增长。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增强产品竞争力,产能逐步释放打开成长空间。 公司掌握一系列核心技术,高性能高速卧加、车铣复合数控机床、五轴联动立式加工中心等部分产品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并已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扭矩电主轴、全自动附件头、高精度数控转台,适合高速轻切削的加工中心电主轴等机床关键零部件 ,有望逐步提高关键部件自给率。公司三期产能预计 2023年底投产至 75%, 2024年全部投产 ,则 2023-2024年产能将分别提升至 22.5亿元、 25亿元。此外,公司于今年 2月与苏州科技城管委会签订战略合作意向书 ,建设四期高端智能数控装备及核心功能部件项目,预计将于 2024年底建成, 2025年实现投产。产能的逐步达产释放,将进一步提升公司订单交付能力,为海内外市场开拓提供保障,推动公司业绩的持续放量 。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将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3.33亿元、 4.37亿元、 5.23亿元,对应 EPS 为 1.02、 1.34、 1.60元,对应 PE 为 18倍、 14倍、 12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新产品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核心技术迭代迅速的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等。
伊之密 机械行业 2025-08-03 16.75 -- -- 19.03 13.61%
19.19 14.57%
详细
投资事件: 公司披露 2023年三季报。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40亿元,同比增长 3.37%;实现归母净利润 3.65亿元 ,同比增长 11.47%; 实现扣非净利润 3.44亿元 ,同比增长 15.32%。 Q3单季度公司收入 9.79亿元,同比/环比+5.95%/-11.59%;净利润 1.13亿元 ,同比/环比+30.00%/-29.75%。 业绩逆势稳健增长,凸显公司强劲竞争力。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呈弱复苏态势 ,下游需求景气不足导致通用设备板块整体承压 。公司积极调整经营策略 ,加大产品销售和市场拓展力度 ,提升交付能力,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进行注塑机、压铸机产品的迭代升级 ,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投入研发费用 1.49亿元,研发费用率达到 5.08%,创历年新高。公司先后推出 LEAP 系列、 HⅡ系列压铸机和 SKⅢ系列注塑机,进一步提升公司竞争实力, 扩大市场份额,实现业绩稳定增长。 前三季度和 Q3单季度净利润同比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期间费用率同比基本持平,毛利率逐季提升。 2023年前三季度, 公司毛利率/净利率为 33.13%/12.77%,同比+3.03pct/+1.01pct。 Q3单季度公司毛利率/净利率为 34.14%/11.80%,同比+4.66pct/+2.09pct,环比+1.26pct/-3.18pct。 毛利率的持续改善主要来自原材料价格的下降趋势及新产品盈利水平的提升。 公司不断加强供应链管理,实现降本增效, 期间费用率控制良好。 2023年前三季 度 销 售 / 管 理 / 财 务 费 用 率 分 别 为 9.24%/5.01%/0.20% , 同 比 -0.01pct/+0.04pct/+0.56pct。 产能优化+全球化布局为业绩筑基, 一体压铸打开成长空间。 公司始终坚持全球化战略,海外市场布局较为完善, 目前已有超过 40多个海外经销商,业务覆盖 70多个国家和地区。 LEAP 系列新产品对标海外品牌 ,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增强全球竞争力 ,提升品牌影响力。 公司在国内已有顺德高黎生产工厂、五沙第一工厂 、五沙第二工厂、五沙第三工厂及苏州吴江生产工厂等多个生产基地;海外美国工厂投入使用,印度新工厂逐步投入使用,有效保障订单交付。 受益下游汽车行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态势,公司成长空间广阔。 一方面,汽车是注塑机、压铸机的第一大下游应用领域, 2022年在总收入中占比 25.25%。公司已完成重型压铸机 6000T-9000T 的产品研发,推出 LEAP 系列 7000T、 9000T 超大型压铸机并已有效运行。另一方面, 汽车轻量化趋势下,在特斯拉的引领下, 传统车企及新势力车企陆续布局一体压铸 。 一体压铸要求的不断提高将带来对更大吨位压铸机的需求,从而进一步提升超大型压铸机的单机价值量和竞争壁垒。 公司与一汽铸造、长安等知名企业达成合作,为客户提供一体压铸整体解决方案 ,有望受益一体压铸带来的新增长机遇。 今年 8月,公司两台 LEAP 7000T 超大型压铸机已交付长安汽车 ,将用于其新一代新能源汽车的前舱和后底板的生产。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将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5.10亿元、 6.38亿元、 8.08亿元,对应 EPS 为 1.09元、 1.36元、 1.72元,对应 PE为 15倍、 12倍、 10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新产品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核心技术迭代迅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等。
先导智能 机械行业 2025-08-03 25.46 -- -- 28.80 13.12%
28.80 13.12%
详细
投资事件: 公司披露 2023年三季报。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1.86亿元,同比增长 31.86%;实现归母净利润 23.24亿元,同比增长 39.54%; 实现扣非净利润 22.83亿元,同比增长 40.93%。 业绩保持快速增长, 逐季环比提升。 公司作为行业龙头 ,产品技术实力领先,订单质量高。通过深化海外客户拓展及产品横纵向延伸,为业绩持续增长注入动能。 今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保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累计销量同比增长 37.5%,渗透率进一步提升至 29.8%。随着下游电池厂开工率和产能利用率的逐步恢复 ,公司交付验收有所改善, Q3单季度公司收入61.01亿元,同比/环比增长 34.04%/60.03%;净利润 11.23亿元,同比/环比增长 31.71%/76.32%。 期间费用率逐步改善, 盈利水平持续提升。 一方面, 公司凭借领先的产品和技术实力构筑全球市场竞争力, 保持良好的客户和订单质量, 实现毛利率的不断攀升。 另一方面,公司深化经营管理效率提升,降本增效效果逐步显现 , 期 间 费 用 率 不 断 下 降 。 2023年 前 三 季 度 , 公 司 毛 利 率 / 净 利 率 为38.03%/17.58%, 同 比 +2.38pct/+0.93pct。 Q3单 季 度 公 司 毛 利 率 /净 利 率 为35.62%/18.12%,同比-1.69pct/-0.62pct,环比-3.30pct/+0.61pct。 前三季度公司 销 售 / 管 理 / 财 务 费 用 率 分 别 为 1.90%/5.28%/-0.44% , 同 比 -0.52pct/+0.21pct/+0.22pct。公司研发费用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产品和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 2023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率为 9.55% 光伏设备快速突破,海外业务进展顺利。 公司依托在锂电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和资源优势,陆续布局 3C 智能装备、智能物流系统、汽车智能产线、氢能装备、激光装备等多元产品线,平台型公司优势逐步凸显,全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1)锂电板块: 在国内电池厂商扩产放缓背景下, 公司积极把握海外电池厂加速扩产及国内电池企业出海建厂等趋势,着力拓展欧洲、北美、东南亚等海外市场, 凭借非标定制化及整线供应优势, 不断取得客户大单。 随着储能市场的快速发展 ,作为业内唯一可提供储能整线解决方案的设备厂,公司在今年 6-8月获得超过 20GWh 储能电池整线订单 ,累计订单已超过100GWh。 2)光伏板块 : 公司在 Topcon、钙钛矿、 BC 电池等各技术路线均有所储备和布局,光伏业务订单实现大幅增长。近期公司 XBC 全工序设备在行业头部客户现场顺利实现满产,获得客户认可并追加订单。至今已累计获得超过 20亿+设备订单。 凭借公司领先的技术实力和平台化能力,光伏设备有望为公司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 3)新技术方面 : 公司紧跟新技术发展方向 ,推出 复 合 集 流 体 设 备 , 并 获 得 客 户 订 单 。 公 司 磁 控 溅 射 设 备 沉 积 速 率 达 到1600nm.m/min;水电镀设备采用专利加持导电系统,效率提升 30%;每条生产线每年能降低材料成本约 100万元。复合铝箔高真空蒸发镀膜机,采用自研双蒸发源结构,双面送丝 ,双倍蒸发量,卷绕速度达到 48m/min。 推出股权激励方案,彰显长期成长信心。 近期公司公告 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草案,拟向 53名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共计 88.5万股,授予价格 13.97元 / 股 。 考 核 目 标 为 2023/2024/2025年 度 收 入 分 别 较 2021年 增 长65%/95%/129%以上,或净利率分别达到 20%/22%/22%以上。 公司相继推出股份回购和股权激励计划, 充分体现管理层对公司稳定健康发展和长期成长价值的信心。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将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34.27亿元、 43.70亿元 、 53.79亿元,对应 EPS 为 2.19元、 2.79元、 3.43元,对应PE 为 11倍、 9倍、 7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新产品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核心技术迭代迅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材料供应商集中的风险等。
奥特维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5-08-03 94.83 -- -- 103.11 8.73%
103.11 8.73%
详细
公司发布 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 3.29亿元,同比增长 87.64%。扣非归母净利润 3.24亿元,同比增长 87.79%。 核心观点: 充沛订单保障营收高增,毛利率略有下降, 预计后续随新业务规模扩大和管理效率提升毛利逐步修复。 公司 2023年 Q3营收 17.22亿元,同比增长94.38%,营收高增速受益于光伏、锂电等多点开花。归母净利润 3.29亿元,同比增长 87.64%。毛利率 36.83%,同比-2.13pct,主要受锂电设备、单晶炉等新产品初期毛利较低影响,后续随着新业务规模扩大,管理效率的提升,我们预计毛利的降低也会逐步修复;净利率 20.20%,同比+1.04pct,原因为费用率控制良好。截至 2023年 9月 30日,公司新签订单 89.92亿元(含增值税,未经审计),同比增长 75.93%,在手订单 114.83亿元(含增值税,未经审计),同比增长 76.34%;单三季度公司新签订单 32.12亿元。 回购股份维护投资者利益,完善长效激励机制。 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可,为维护广大投资者利益,完善公司长效激励机制,更紧密、有效的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员工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促进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公司实控人葛志勇先生、李文先生提议公司进行股份回购,回购金额在 5000万-7000万之间,回购股份将在未来全部或部分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光伏设备: 1)硅片生产设备:硅片分选机率先规模化应用,获低氧单晶炉大单。 2022年,公司根据硅片薄片化的趋势,推出适应薄片化的超高速硅片分选机,客户包括隆基绿能、高景太阳能等主要硅片生产商,有较高市场地位。 子公司松瓷机电 2023年 8月 8日与合盛硅业签订 2.9亿元大尺寸单晶炉合同, 8月 30日获天合光能单晶炉项目 18.9亿订单。松瓷机电于 5月推出低氧型单晶炉,实现更低氧含量、更低电阻率、更高少子寿命。在同等条件下,同心圆可降低 50%,氧含量降低 24%以上,试验线电池片效率提升 0.1%,同时帮助客户提高效益、快速收回成本。此前,公司低氧型单晶炉获晶科 4.8亿订单,表明设备得到下游客户认可,随着 TOPCon 电池的快速扩产,订单有望进一步放量。 2)电池设备:激光辅助烧结设备客户端验证效果良好,产品线进一步拓展,丝印设备客户端表现良好。 公司公众号 9月 25日推文称,公司应用 基 于 激 光 辅 助 烧 结 的 金 属 化 处 理 方 法 的 LEM 设 备 通 过 多 个 龙 头 客 户 在TOPCon 工艺电池端的提效验证,已经获得 TOPCon 头部企业量产的批量订单,将于 10月份开始全面交付,将有助于全面提升该头部企业量产 TOPCon 的电池效率。 8月 16日,奥特维拟以 2.7亿元现金收购普乐新能源 100%股权。普乐新能源以镀膜技术为核心,具备 LPCVD 等太阳能电池真空镀膜设备的设计和工艺能力。该收购有助于提高公司的研发、生产能力,丰富产品结构,实现优势互补,形成新的业务增长点。当前公司丝印设备毛利率低于行业平均,量产后有望随规模效应达到行业平均水平。 3)组件制造设备:串焊机优势突出,单。 目前 0BB 工艺同时适用于 HJT 和 TOPCON 电池。若未来 0BB 工艺成为行业主流,公司 0BB 串焊机设备的价值量有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0BB 客户端表现良好。公司串焊机具备性能优势、较强的兼容性和快速切换能力,市场地位较高。 2023年公司已拿到行业龙头企业的小批量 0BB 串焊机订单。 我们预计 smbb 订单占比逐步提升。 锂电设备:模组 PACK 获多个订单, 受益于电化学储能需求,锂电板块营收保持高增速。 公司储能模组/PACK 生产线已取得天合光能、阿特斯及晶科能源等知名客户的订单。随着光伏发电占比提高,储能锂电池的需求量增大,有望推动锂电设备订单增长 。 半导体设备: 最新型半导体单晶炉获海外重要客户订单, 铝线键合机已获订单,布局半导体 CMP 设备。 子公司松瓷机电推出全球首款 SC-1600MCZSEMI 半导体级磁拉单晶炉, 公司公众号 10月 8日发文称获韩国知名半导体公司批量订单 ,这是松瓷机电最新型半导体单晶炉获取的海外重要半导体客户订单 。公司的半导体封测装备铝线键合机前已获得包括通富微电 、华润安盛、中芯集成在内的知名客户的小批量订单。截至 2023Q1,公司的半导体设备已在 40多家客户处进行验证, 5月,验证客户已逐渐将验证订单转为销售订单,逐步打开成长第二曲线。 7月 10日,公司发布公告称,拟布局半导体硅片化学机械抛光机(CMP 设备),进一步深耕半导体领域。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11.97亿、16.66亿、 21.26亿,对应 EPS 为 7.73、 10.76、 13.73元,对应 PE 为 20倍、 14倍、11倍, 当前维持“推荐 ”评级。 风险提示: 光伏政策变动的风险 ; 下游市场需求变动的风险 ; 客户高度集中的风险;应收账款坏账的风险。
博实股份 能源行业 2025-08-03 14.57 -- -- 14.64 0.48%
16.25 11.53%
详细
事件: 近日,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 在京召开,会上传达 了习 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为中国 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核心观点: 新型工业化强调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博实股份开展的智慧工厂业务符合新型工业化战略方向。博实股份积极推动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的落地实施,满足客户在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对智能制造装备、特种环境作业机器人 及工业服务的需求, 前后 中标了内蒙古君正(2022年 4月 7日,合同金额 2.91亿)、宁夏英力特(2022年 4月 19日,合同金额 6963万)两个智能车间项目,合计 3.61亿元。在智能车间项目中,公司将视觉识别、深度学习、机器人控制算法、专家控 制策略等智能化技术,结合工业互联网通讯技术应用到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中,以最大可能实现少人、无人车间,依托智能化生产决策管理,助力客户安全、高效生产,推动相关行业智能制造产业升级。据我们测算,电石智能工厂市场空间在 300亿级别,未来可将在电石矿热炉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形成的技术,进一步推广应用于其它硅锰、硅铁、工业硅矿热炉领域。 战略合作联手哈工大,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开拓未来增长。当前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公司是国内较早进行工业机器人工程应用的企业之一,在智能制造装备、高温特种作业机器人领域形 成了稳固的竞争力,在机器人+领域形成了较好的产业基础。公司将人形机器人作为未来重要的战略研发方向之一。8月,公司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设立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原理样机产业化研 发项目,并在未来共 同推 进相关技术成果和产品的产业化。哈工大多个重点实验室和研究所在机器人领域深耕多年,取得了一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为 人形机器人的研发奠 定了 坚实的理论与技术基础。人形机器人行业处于产业化关键阶段,我们认为,公司此次与哈工大的合作有望成为国产人形机器人的重要力量,也为公司长期成长打开空间。 在手订单饱满,为业绩增长奠定良好基础。 2022年公司订单大幅增长,22年底在手订单 62.02亿元(含税),其中已披露订单合同 15.92亿元,同比大增203.63%。23年至今已披露合同订单 9.3亿元,仍保持高位。公司订单交付周期一般在 6-18个月内,在手订单饱满为今明两年业绩增长奠定良好基础。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6.42亿、8.55亿、10.98亿,对应 EPS 为 0.63、0.84、1.07元,对应 PE 为 25倍、19倍、15倍,考虑公司主业维持高成长性,智慧工厂业务受益新型工业化有望驶入快车道,人形机器人项目即将落地,维持推荐的投资评级。
埃斯顿 机械行业 2025-08-03 23.15 -- -- 23.57 1.81%
23.57 1.81%
详细
事件:8月 31日,公司发布 2023年中报业绩。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2.41亿元,同比增长 35.38%,实现归母净利润 0.97亿元,同比增长 27.66%。2023年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2.55亿元,同比增长 47.55%,实现归母净利润 0.54亿元,同比增长 234.92%。 工业机器人销售收入增长超 80%,新能源下游有望拉动持续增长。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 22.41亿元(+35.38%);其中,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业务实现收入 17.32亿元(+46.84%),工业机器人销售收入增长超过 80%;自动化核心部件业务实现收入 5.09亿元,(+7%)。从产销情况来看,上半年工业机器人累计销量为 22.2万台,累计同比增长 5.4%,而公司的工业机器人销量增速远超行业水平,主要系受益于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机遇而拉动该业务的快速增长。我们认为,在国家宏观政策对机器人发展的支持下,国产机器人的替代进程仍将持续提速,公司在新能源行业的智能设备渗透率提升,未来新能源行业或将助力工业机器人业务快速增长。 盈利能力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仍保持较好的盈利能力,整体毛利率为 33.09%,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分业务来看,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业务毛利率为33.44%,同比下降 0.61个百分点;助于持续提升公司智能制造装备的核心竞争力,保持较高的盈利能力。公司研发费用保持高投入,上半年公司总体研发投入月 2.54亿元,同比增长 38.35%,占销售收入比例达 11.35%。在引入了 TRIO、Cloos、M.A.i 等全球细分领域的优秀企业的加入后,分布全球多地的研发团队为公司长远发展和核心竞争力地持续提升提供了保证,进一步奠定了公司在智能装备核心部件领域和运动控制系统、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系统方面的领先能力,增强了生产、技术和研发能力,为公司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推动数字化工业机器人融合,协同良好促业务长期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大力推动数字化工业机器人的深度融合,快速推动在机器人,特别是焊接、新能源等细分行业的应用。公司推出的 E-Noesis 新一代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实时、全方位呈现设备及产线生产数据,可以为客户快速搭建属于自己的轻量化精益管理平台。目前该平台已经在新能源、重工、电动车、工程车客户中得到使用。我们认为,公司在消化前期战略并购布局的基础上,进一步朝着“国家化研发+本地化优质制造+全球化市场营销”的思路发展,我们认为公司协同效应良好,品牌力、产品力持续增强,长期仍具备广阔发展空间。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产品具备核心竞争力,着力投入研发,打造机器人全产业链,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我们预计 2023-2025年可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2.60/3.70/5.20亿元,对应 eps 为 0.30/0.43/0.60元/股,对应 PE 为 78/55/39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自动化市场不及预期的风险,协同效应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53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

鹌鹑蛋是什么动物的蛋 14楼五行属什么 梦见包饺子是什么征兆 瑶浴spa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会抑郁
实性结节是什么意思 鲮鱼是什么鱼 黄皮肤适合什么颜色的衣服 易举易泄是什么原因 心电图电轴右偏是什么意思
孕妇过敏可以用什么药 狗狗为什么会咬人 嘴角裂口是什么原因怎么办 出征是什么意思 血小板体积偏低是什么原因
猫驱虫药什么牌子好 破窗效应是什么意思 急得什么 溶血性黄疸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红斑狼疮复发的症状是什么
膈应是什么意思hcv8jop8ns1r.cn asia是什么意思hcv9jop0ns4r.cn 糖丸是什么疫苗hcv8jop0ns0r.cn 暗渡陈仓什么意思hcv8jop2ns2r.cn 摸摸唱是什么意思hcv9jop8ns2r.cn
得了子宫肌瘤注意什么youbangsi.com 理综是什么travellingsim.com 胸为什么一大一小hcv8jop2ns0r.cn 教师节给老师送什么礼物hcv9jop3ns0r.cn 小酌怡情下一句是什么hcv8jop8ns8r.cn
柔是什么意思hcv8jop0ns9r.cn 鹿晗和邓超什么关系hcv7jop5ns0r.cn 无妄之灾什么意思hcv9jop5ns6r.cn 冰冻三尺的下一句是什么0297y7.com 未时是什么时辰hcv7jop7ns4r.cn
相思成疾是什么意思hcv7jop5ns5r.cn 做梦梦到蜈蚣是什么意思jasonfriends.com 7.7什么星座hcv9jop3ns6r.cn 白兰地兑什么饮料好喝hcv8jop7ns8r.cn 末梢神经炎吃什么药hcv8jop8ns7r.cn
百度